【功效】白果的功效与作用


白果 , 为银杏科乔木植物银杏的种仁 。 白果是银杏的俗称 , 银杏因果壳银白色 , 所以人们称其为"白果" 。 银杏原名鸭脚树 , 这是因为它的叶子形似鸭脚 。 李时珍解说道:"原生江南 , 叶似鸭掌 , 因名鸭脚 。 "白果树又称公孙树 , 这是由于它生长缓慢 , 结果期较迟的缘故 , 即公公种的树 , 到了孙子辈才能吃到果实 。 这也反映了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 。 除此以外 , 还称为白果仁、鸭脚子、灵眼、佛指甲等 。
白果的功效

【功效】白果的功效与作用

文章插图

1、用于治疗咳喘 。 白果有敛肺定喘、化痰作用 , 为治喘咳所常用 。 配麻黄、黄芩等 , 以宣肺降气、祛痰平喘 。 对久咳失音者 , 可配桑白皮、茯苓、麦冬、蝉蜕等同用 。 因本品有收涩作用 , 故在治咳嗽时 , 用于久嗽(肺中已无实邪者)较为合适 , 或配合幵宣肺气药(如桔梗、麻黄、细辛等)同用 , 以免敛邪 。 若配伍麻黄、甘草 , 白果敛肺祛痰平喘 , 麻黄宣肺平喘止咳 , 两药一敛一散 , 一合一开 , 能宣降肺气 , 止咳平喘 , 再配甘草化痰和中 , 共奏止咳化痰平喘之功 。 用于风寒犯肺、痰浊内阻所导致的哮喘痰嗽等症有较好疗效 。
2、用于治疗带下白浊 。 本品收涩而固下焦 , 能除湿泄浊、收涩止带 , 固精缩尿止遗 , 为治带下白浊的良药 , 常配山药、莲子、乌骨鸡等以补下元、止带浊;治脾肾亏虚带下量多质稀;配乌药、山茱萸、覆盆子等 , 治下焦虚寒 , 小便频数 , 遗尿 , 遗精 。 可配伍芡实 , 白果益肾气 , 止带浊;芡实补脾肾 , 祛湿浊 , 止带下 。 两药相合 , 既能渗利湿邪 , 又能收敛同摄 , 涩不恋邪、利不伤阴 , 共奏除湿止带之功 。 用于脾肾亏虚 , 湿浊下注所导致的赤白带下、腰酸肢困等症有较好疗效 。 对湿热下注所致带下黄稠腥臭者 , 亦可配用 。
3、用于治疗慢性肺炎 。 生白果250克 , 麻油少许 。 将生白果去壳 , 置于罐中 , 麻油炼沸 , 冲之 , 封罐 , 埋于地下深处 。 1月后取白果食用 , 第1天吃1粒 , 第2天吃2粒 , 渐增加至30粒 , 每次温水送服 。
4、于治疗肺结核 。 白果12克 , 白毛夏枯草30克 。 将上2味入锅 , 加适量水 , 共煎汤 , 去渣取汁 。 温热服用 。
5、用于治疗大便下血 。 白果50克 , 藕节25克 。 将上2味共研末 , 备用 。 分3次 , 1日服完 。
6、用于治疗大便出血 。 白果、地榆各15克 , 山栀6克 。 将白果打碎 , 然后与地榆、山栀加水共煎汤 , 即成 。 温服 , 早、晚各1次 。
7、用于治疗眩晕 。 白果3个 , 龙眼肉8个 , 天麻3克 。 将上3味洗净 , 放入锅内 , 加适量水 , 以文火煎煮 , 去渣取汁 。 每日空腹 , 温服 。
8、用于治疗冠心病、心绞痛 。 白果叶、瓜蒌、丹参各15克 , 薤白12克 , 郁金10克,甘草4.5克 。 将上药放入锅内 , 加适量水 , 先用旺火烧沸 , 再改用小火煎汤 , 去渣取汁 。 趁温热服用 。
9、用于治疗小便频数 。 白果、桑螵蛸各6克 , 金樱子10克 , 芡实15克 。 先将白果打碎 , 然后与后3味放入锅内 , 加适量水 , 先用旺火烧开 , 改用小火煎煮 , 即成 。 温热服用 。
10、用于治疗水肿 。 白果仁10克 , 苡仁45克 , 赤小豆50克 。 将上3味放入锅中 , 加适量水 , 共煎汤 , 去渣取汁 。 服食 , 每日1剂 。
11、用于治疗遗精 。 白果、覆盆子各6克 , 芡实15克 。 将白果打碎 , 与覆盆子、芡实加水煎 , 去渣取汁 。 温热服用 , 早、晚各1次 。
白果的作用 中医著作《品汇稍要》谓:"煨熟食之 , 止小便频数 。 "这种"缩小便"的功效 , 早就被古时参加科举考试时众多秀才们所利用 。 《滇南本草》介绍白果的疗效说:"大疮不出头者 , 白果肉同糯米蒸合蜜丸;与核桃捣烂为膏服之 , 治噎食反胃 , 白浊 , 冷淋;捣烂敷太阳穴 , 止头风眼疼 , 又敷无名肿毒 。 "《三元延寿书》记载:"生食解酒 。 "

推荐阅读